辽宁做强做大禽蛋产业 冷链仓储待提升
加快我国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建设,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、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内容,也是建设现代流通体系、畅通国内大循环的有效举措。今年3月份,农业农村部印发了《“十四五”全国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发展规划》,辽宁与河北、山东、河南等禽蛋产区被列入国家级农产品产地市场重点区域布局。
2021年辽宁禽蛋产量为325.3万吨,在全国排名第四;人均占有禽蛋70.4千克,在全国排名第一。辽宁生产的鸡蛋约有60%以上销往京津及东南各省份,还有一部分出口到我国港澳地区。今年3月份,农业农村部印发了《“十四五”全国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发展规划》,辽宁与河北、山东、河南等禽蛋产区一起被列入国家级农产品产地市场重点区域布局。
交通物流已有一定优势,但从整体产业链条的需要来看,辽宁禽蛋产业在仓储方面还有发展空间,需要健全产地冷链物流体系。完备的冷链物流体系有助于延长产业链,提升价值链,让更多人分享到产业全链条的增值收益。
要想建设成国家级禽蛋产地市场,不能仅限于鲜鸡蛋的生产销售,还得在精深加工上下功夫。发展蛋粉、蛋液等鸡蛋深加工产业,一方面可以增加鸡蛋储备,起到一定的价格调控作用;另一方面有助于产业更好地适应市场和消费需求,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元的鸡蛋产品。《“十四五”全国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发展规划》也对增强质量安全追溯能力提出了要求。鼓励农产品产地市场建立基于供应链的质量安全追溯机制,逐步构建来源可查、去向可追、责任可究的全链条可追溯体系。
在质量安全保障和追溯体系建设上,辽宁仍面临一些困难和瓶颈。目前养殖业上游饲料价格持续上涨,鸡蛋价格波动较大,养鸡收益的不确定性更加突出,影响了从业者持续经营的信心,也为鸡蛋质量安全带来风险;规模养殖比重依然偏低;生产端到消费端的中间环节,效率和成本都有待简化、优化。
在科技保障方面,要发挥高校对产业的科技支撑作用,支持高校建立以服务产业为目标、以政府投入为引领,由企业主导的研发服务平台,在原料高效使用、动物疾病净化、健康管理、“无抗”饲养技术、粪污资源化使用等方面开展长期、系统研究,并建立产、学、研、推各方责权利共享共担的机制。在畅通产销通道方面,支持产销对接,缩短中间环节,健全鸡蛋仓储、物流记录;严格对生产和流通环节的检查和执法。在产业发展模式上,形成以龙头企业为引领、家庭农场为主体、养殖大户为补充的多元经营主体。通过金融指导和支持,保障龙头企业资金链安全;通过实施专业培训和技术服务,提升家庭农场成本管理和质量安全保障能力;通过财政政策和信息服务,引导广大养殖大户量力而行,将禽蛋产业发展壮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