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冷链物流一体化:打通县城一级冷链,最初一公里建设是关键
高温的夏季“跑货”,分秒必争,冷链物流更显重要。
然而,我国冷链市场发展较快体量较小,目前仍存在巨大的市场缺口。
“包括药品冷链物流在内,我国冷链物流规模也才5000亿元,这一市场规模远远不够,按照我国的消费体量,我们预测未来国内冷链物流的市场体量将达到3万亿-5万亿元。如果同发达国家执行同一标准相比,我们还有2-3倍的提升空间。”
同样地,我国冷链物流也面临一些现实问题需要克服。“最初一公里”和“最后一公里”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。
为加快补齐物流基础设施短板,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2022年城乡冷链和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专项中央预算内投资14亿元,加码冷链物流,升级物流基础设施。
自2021年12月,国务院首次印发《“十四五”冷链物流发展规划》以来,发改委、交通运输部、国家铁路局、财政部、商务部等多部门先后发文,表态支持促进冷链物流发展建设。
政策利好连续释放之下,叠加疫情催化、消费升级、技术进步、生鲜电商发展等多因素共同推动,我国冷链物流进入爆发前夜。
冷链物流是指将易腐烂的货物冷冻保存在低温环境中,将货物进行运输储存和销售,从而保证易腐烂货物的质量。与发达国家相比,我国食品冷链发展较晚,目前我国食品冷链已初步形成,但冷链物流建设不成熟。
2018年中国城市居民人均冷库容量仅为0.13立方米,低于全球平均的0.15立方米。此外,2018年中国果蔬、肉类冷链流通率分别为25%、39%,腐损率为15%、8%,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。
2020年我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达3831亿元,同比增长13%。另据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,到2022年,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4500亿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