冷库过冷科普
1、制冷剂的过冷与过冷度是什么意思?
制冷剂饱和液体在饱和压力不变的条件下,继续冷却到饱和温度以下称为过冷,这种液体称为过冷液体。过冷液体温度称为过冷温度,过冷温度与饱和温度差值称为过冷度。
例如:以R22冷媒为例,假设冷凝器内的压力为1.64MPa,则饱和温度为45℃。饱和状态的A-B间为45℃,A-B间冷媒为气液混合状态(潜热)。B-C间所有的气体已经变为液体,状态为全液体状态,并且不断向周围散热,使温度继续下降(显然),譬如降至40℃ 。这时冷凝器出口温度比冷凝器内的温度低5℃,这种状态称为过冷,这时流出的冷媒有5℃的过冷度。
2、制冷剂的过冷循环是什么意思?
在制冷理论上可以假定进入节流装置前的制冷剂为饱和液体,而压缩机 的吸气是干蒸气。但是,在实际制冷装置中,为了提高系统的性能和防止压缩机出现“液击”问题,一般要使进入节流装置前的制冷剂先过冷, 而让吸气过热。这种循环方式称为制冷剂的过冷循环。
3、为什么要采取过冷循环?
由于制冷剂液体经过节流装置膨胀时,因节流损失而使少量制冷剂蒸 发,产生“闪气”现象,它会影响制冷剂的流动性,使制冷量下降。
制冷剂的过冷循环的意义是:如果没有过冷度,两相冷媒中的液体在“液管”中压力稍有损失,液体就会“闪气”饱和液体由于压力的降低必然会蒸发,最终到达蒸发器的两相冷媒的干度就会比设计的干度大很多,液相成分减小,就无法满足蒸发器的蒸发量,制冷效果当然会降低,合理增加过冷度,单位制冷量和性能系数均有所增加。
4、制冷剂的过冷和过冷温度是怎么回事?
在压力不变的条件下,将制冷剂的温度降低到低于其饱和温度的状态,称为过冷,此时的液态制冷剂称为过冷液,其温度称为过冷液体 温度。
5、过冷循环在制冷系统中是怎么实现的?
在中小型冷库制冷系统中,过冷循环的实现方法是把制冷系统的供液管 与回气管包扎在一起,并做好供液管与回气管之间的保温处理,利用回气管的低温降低供液管里的液体温度,也可把一段供液管和膨胀阀直接安装在库 房内通过,经再次冷却达到过冷的目的,从而提高制冷效率。采用过冷循环同时也加热了回气管的温度,可避免压缩机吸入过湿蒸气而可能产生 “液击”故障。
- 06-23
大型冷库安装有哪些注意事项
冷库安装的地方,最好是选择平地上,同时也应该满足通风性,湿度专低等要求;冷库安装是要避开阳光直射的地方,同时也应该避开雨...
- 06-07
冷库温度不下降和下降慢的原因
冷库温度不下降或很慢:1、空间太大,制冷功率太小,不匹配。2、储藏量太大,或是冷库密封不好。3、有可能安装不太科学,冷能...
- 03-03
冷库门应怎样进行维护?
冷库门是库房货物出入必须经过的通路,也是冷库防潮隔气的重点部位。因此,冷库门应随时检查,并经常对铰链加油,保持开关灵活。...
- 03-01
冷库设计的材料和问题
1.冷库的容积 :冷库的大小要根据常年要贮藏农产品的顶高量来设计。这个容量是根据贮藏产品在冷库内堆放所必须占据的体积,加...